
连申文生气走了!国家党的“亲美日中友好”政策背后有多少无奈? 胡胡的历史 2025-10-11 14:06 ·辽宁0
一句不得罪人的话语,怎么可能点燃火药桶,背弃大人扬长而去呢?这听起来很新鲜,但它确实发生了。在当今这个“情商高、凡事都要”的时代,国民党有一句完美的座右铭:“让我们与美国、日本、中国做朋友”。听着,我们应该与美国亲近,对日本友好,并希望与非洲大陆实现和平。这些话很完美。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政治正确。相信每个听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并称赞,说有收获。可惜,这句话看似没有得罪任何人,结果却得罪了自己的家人。故事的主角是国民党副总统温家宝。在祥和的气氛中随后,当这八个字在台上听得清清楚楚的时候,有人看到端着杯子的手突然颤抖起来。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茶水洒了,只是盯着说话的人。那几秒钟,空气仿佛凝固了。紧接着,他迅速站起身来,像一把尺子一样挺直了身体,无视了拉开椅子就走这样的基本礼节。他头也不回地穿过惊讶的人群,消失在门口。那坚定的身影,看起来就像是在逃避什么肮脏的东西。随后,一名记者不情愿地追了上去,试图挖掘信息,但他只是冷冷地告诉他:“有些话我受不了,更别提听了。”这句话,如同石头砸在地上一样坚硬。他们所碰撞的,是连家两代人心中的围墙,是由信仰和历史筑起的最底层的血统。
要了解他不为人知的热情,你必须按下倒带按钮并继续前进时间回到2005年,当时台湾的政治气氛比现在紧张得多。海峡两岸几乎没有官方往来,岛内“台独”呼声强烈。如果有人宣称要去大陆,他们绝不会“卖台”。我想我无法摆脱这个标签。在这段动乱时期,连胜文的父亲、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章做了一件令全世界瞩目的事情。我想去中国大陆旅游。这是一次破冰之旅,他一生的政治声誉有一半都依赖于此。从新闻画面中我还记得,当联产飞机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时,一名70多岁的男子从机舱门走出,眼神复杂。随后,他们参观了中山陵。在中山陵前,他几乎哽咽地说:“先生。”孙中山“弟子连禅来见您了。”那一刻感受到的不是政治家的狡猾算计,而是真挚的寻根之情。他用行动向大家传达了,两岸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内部事务,轮不到外国人插手。
这种风雨无阻、百折不挠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刻在基因里一样,铭刻在连胜的骨头里。所以,大约十年后,当他听到“对美日中友好”的口号时,他听到的不是高明的政治策略,而是残酷的背叛。对他来说,父亲曾经勇敢而负责任地提出的“两岸和平”的核心问题,现在已经稍微落后于“亲美主义”和“日本友好”,成为可以随意操纵的选择。这就好像家里最重要的牌位被搬到了一个角落里一样为两位新请来的菩萨腾出地方。他无法咽下这口气。但话又说回来,国民党真的就因为一些人“改变主意”而走到了这一步吗?换句话说,面对现实的一巴掌,还有比妥协更好的选择吗?让我们看一个没有情感色彩的数据集。根据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台湾人的身份正在经历重大变化。 1992年,“1992共识”首次提出时,有46.4%的人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占绝对多数。但到 2023 年,这一数字将减半,略高于 30%。与此同时,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人比例从不足20%跃升至62.8%,创历史最高纪录。
这些惨淡数字的背后,隐藏着残酷的现实。传统的国民党宣称“我们都是中国人”正在迅速失去市场。如果你告诉一位年轻的台湾妈妈作为一个喝着木薯奶茶、看着日韩剧长大的“复兴中华”的宏伟理想的人,他可能会礼貌地听着,但他想到的是那天晚上他想去哪个夜市。什么是选举?说白了,就是大众营销。不管产品有多好,如果消费者不买账,最终就会倒闭。当你的60%或更多的潜在客户明确表示他们不喜欢你的“核心卖点”时,你的生存本能就是调整你的产品策略。 “国联友好友谊日”这四个字母就是为了应对这部分主流舆论,最后加上“和”,类似于产品包装上用小写字母写的“传统菜谱”。这既是对老顾客的解释,也是避免让新顾客感到沮丧的无奈之举。结果,这艘拥有100年历史的国民党船就这样被留下了。完全混乱。船上的人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郑丽文为代表的“时事人物”。回顾过去,她是跨渠道共享的热情倡导者。他声嘶力竭地喊着要在“立法院”推动两家银行的经济协议。她是一个真正相信“海峡对岸的家庭”会带来美好生活的人。但现在会发生什么?她的社交网络上发布了她与日本政界人士会面的更多关系照片,他们的谈话围绕着“民主价值观联盟”。有人不明白,问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时代变了。”他淡淡地说。 “时代变了”这句话包含了很多现实的考虑和无意识的控制。
第二种是以张亚中为代表的“老式守护者”。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孤独的传教士,但仍然疲惫不堪。他不遗余力地宣讲孙中山先生的立国理想,大声宣称“民族团结”是国民党的灵魂。据说每次开党会他都像个异端。别人赢得选举讲方法时,他总是拍着桌子问大家:“我们党的根在哪里?”但这种刺耳的叫喊换来的却是同事们礼貌却疏远的微笑,而且常常在全年的民意调查中尴尬地垫底。他看上去像是一个坚守阵地的老兵,却发现球队早已悄然解散。第三种,也是最常见的,是在船上迷路的“困惑的大多数”。他们不愿放弃祖辈传承下来的“中国国民党”旗帜,也深知,如果高高举起,他们的船可能会在现实的风浪下沉没。他们看到“了解时事的人”因某种原因而陷入麻烦新频道,感同身受“把关人”的悲剧和孤独,发现自己陷入困境。连申文当天愤怒退会,其实就是将这种内心的撕裂和矛盾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他的愤怒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那些和他一样眼睁睁看着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慢慢消失的“守护者”和“迷茫的人们”。
声明特别:本文由网易自有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